2017广清穿越(从化-佛冈站)徒步大会将带来全新体验
悲剧发生后,惠东文旅部门紧急发布警示,强调当前正值汛期,擅自进入未开发、未开放区域风险极高,极易遭遇洪水、泥石流、坍塌等自然灾害及迷路、跌落、野生动植物侵害等意外。当地知情人士坦言:“爱心潭很危险。”
这5条鲜活的生命,再次以最惨痛的方式,将“未开发网红景点”的巨大安全隐患暴露无遗。这个被称为爱心潭的“野景点”,在流量助推下成为打卡胜地,最终却吞噬了生命。它无情地警示我们:当“原始秘境”被滤镜美化、被网红推荐推上神坛,当探险精神异化为盲目跟风,那些看似诱人的“诗和远方”,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深渊。
类似的悲剧,近年来已屡见不鲜:4月19日,云南昭通鲁甸县牛栏江段(未开发网红景点),因水位骤涨致4人被困,3人遇难;今年五一假期,广东清远英德“一线天”溪谷(网红溯溪点),一驴友在组织活动时溺亡,引发后续纠纷;5月25日,福建泉州安溪县一非旅游景点,一名女子在爬山时坠崖身亡……
这些本应令人敬畏、需要专业知识和充分准备才能探索的自然区域,在短视频的滤镜效应和网红博主的“种草”攻略下,被包装成“人少景美”“必去秘境”,轻而易举地塞进了游客的“打卡清单”。它们凭借未经雕琢的原始风貌吸引眼球,却因完全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、应急设施、管理维护和专业指引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死亡陷阱”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“野景点”的网红化路径几乎如出一辙:偶然发现者拍摄精美视频上传;在短视频平台迅速“破圈”;游客在“网红效应”裹挟下蜂拥而至;在毫无安全预警和预案的情况下,悲剧发生。
地方文旅部门的警示往往姗姗来迟,在精心包装的“网红攻略”和追求“出片”的冲动面前,显得苍白无力。如同惠州文旅早已反复提醒未开放区域的种种风险,却依然未能阻止冒险的脚步。
网红经济时代,流量绝不能以安全为代价!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多方行动:
其一,平台必须压实主体责任。对涉及未开发区域的所谓“探险攻略”“秘境推荐”,必须强制添加显著的风险警示标签,并严格审核内容是否夸大其词、淡化风险。流量推荐需建立安全阀,对高风险的“野景点”内容应限制流量。
其二,地方政府不能“亡羊补牢”。对于已形成事实人流的网红“野景点”,不能仅停留在事后警示和救援。应主动进行安全评估,对极高风险区域设置物理隔离、加强巡逻劝阻、设立醒目警示牌,并探索可能的规范化管理路径。
其三,每一位游客务必心存敬畏。风景再美,也绝不值得用生命去兑换!清醒认识自身能力,严格遵守安全规定,对未开发区域保持足够警惕。真正的旅行探险,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规则的遵守,而非对危险的无知无畏和对规则的漠视挑衅。
当“网红”的光环褪去,露出的若是“隐患”的底色,这样的景点留下的只有无尽伤痛。5条逝去的生命是沉重的警钟:我们不能再让流量绑架安全,不能再让“野景点”成为生命的吞噬者。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,更是对每一个鲜活生命最根本的尊重与负责。
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舜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